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高州市综合试点评选文件编制服务项目
2015 年 4 月,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院受高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编制试点评选文件,围绕试点工作要求,从高州市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形成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申报方案,帮助高州市成功申请成为综合试点。
扫一扫,关注我们
2015 年 4 月,广东省新型城镇化“2511”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我院受高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委托编制试点评选文件,围绕试点工作要求,从高州市发展基础条件出发,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形成重点突出、可操作性强的申报方案,帮助高州市成功申请成为综合试点。
为破解广东城乡区域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传统城市化发展难题,规划提出要走以多中心、网络化和均衡型为特征的大都市区发展路径,实现城乡区域空间一元化、产业一元化和人口一元化,从跨区域合作、区域格局优化、城镇体系健全和城乡融合发展四个层次 , 提出专项策略和城乡区域公平发展机制,促进广东新型城市化发展。
规划充分遵循以人为本,公平共享的原则,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明确提出了潮州市在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异地务工人员落户城镇方面的具体目标。根据市域空间“一中心三片区”格局,因地制宜地提出人口市民化分区指引,实现全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对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半城镇化人口市、外来人口实行人口市民化分类引导,保障不同人群的城镇化需求。同时,通过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在人口市民化中的职能与责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农业转移人口挂钩机制来为人口市民化提供完善的机制保障。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作为落实“三规合一”,打造一张蓝图的空间统筹和实施平台,建立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和年度重点项目协同制度,同步在空间上落实各有关部门的项目、土地、重点推进各部门信息互通、管理无缝衔接,形成一张蓝图分头实施的合力。
《潮州市“十三五”近期建设规划(2016—2020)》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统筹未来五年城市各项建设,实现阶段性的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规划理念与内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色。
2014 年安徽省被国家确定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要求 : 到2020 年,全省基本要实现“三规合一”的全覆盖。在此背景下,淮南市顺势而为启动“多规合一”编制工作,既为困扰自身已久的规划不协调问题寻找出路,也为全省“多规合一”编制工作的探寻摸索道路。(成功助推淮南成为安徽省“多规合一”工作试点市)。
2015 年 7 月,邢台市被确定为河北省第一个“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为河北省“多规合一”工作全面推进积累经验,提供示范。试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改革为先、问题导向”的总体思路,以建立健全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为核心,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切实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空间资源管控水平,真正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
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规划主体、技术标准、编制办法不同,各规划中涉及空间资源利用的内容技术标准不协调、表述方式不一致、规划期限不统一,引起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和功能布局的一系列深层次问题。为系统谋划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更好地形成人口、产业、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城市空间格局,宁夏开展“三规合一”编制工作,并选择平罗县作为宁夏四个试点县之一。
为保障《珠海市“五规融合”规划》顺利实施,落实《珠海经济特区城乡规划条例》“五规合一”的要求,理顺“五规”空间管理职能,建立健全与“五规融合”相适应的规划实施管理体制机制,保障珠海市“五规融合”中“一张图、一个平台、一套机制”的有效实施 , 开展本研究。
贯彻落实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和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促进“多规合一”、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政策要求,探索佛山市土地紧缺与资源浪费并存背景下的发展路径,提高城市空间与土地的利用效率。
以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为引领,统一发展目标、方向及空间布局,引导各部门趋向合一,同时,针对东莞市实际情况,探索介于市及镇层面的次区域规划,进一步强化次区域的统筹以及上层次规划的传导。此外,协同开展《城乡用地空间演进及开发强度分析研究》、《基于多技术分析方法的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等 8 大专题研究,对完善空间治理体系和提高空间治理能力提供支撑,并最终科学引导“三规合一”工作。
对肇庆市直相关部门规划、区相关部门规划进行全面梳理,构建统一的空间坐标系及其转换方案,形成统一的用地分类标准,将各类资源环境要素,已建 / 已批用地信息纳入统一空间规划底图,形成各部门统一的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为构建“一 张图”提供基础。